天津律师:有哪些商业银行防范不良资产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9-01-31 11:23:23 点击数:
导读: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和防范不良资产,是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规范不良资产的对策建议。下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1.完善创新产权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和防范不良资产,是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规范不良资产的对策建议。下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1.完善创新产权制度。商业银行在股权结构上以地方财政控股为主,这一结构行政色彩较浓,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不良资产的居高不下,同时也使新的信贷投放,存在较大风险。要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就必须首先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关键就是要降低地方政府所占的股权比重,吸引民间资本。改变过去在授信决策上权、责、利不清晰,存在集体负责,实际无人负责、致使信贷风险不能有效控制的现象。在商业银行内部,明确一级法人授权制,明确被授权人权限、责任及利益,在权、责、利的激励、约束下,从管理上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2.建立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改变游戏规则,转变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才能根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在内部,首先是树立“质量、风险、效益”的新的经营理念,切实摒弃过去那种不讲效益,不防范风险,盲目追求扩张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一系列新的机制:如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等;在外部,必须依法维护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银行业务。这样就从内外两个方面确保商业银行建立以“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新的经营机制。

  3.强化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要重点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和统一“授信”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在贷前要通过对贷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通过量化方式测算企业信用对贷款风险的影响,尽量避免对信用等级低于贷款标准的企业给予贷款,而且要根据资信等级对贷款企业进行统一授信,将贷款总额确定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要做好贷时审查工作,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对贷款风险度进行验证,以确定贷款方式、额度等具体事项,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最后由决策部门审批。定期对其进行测算和分析,借助电子计算机系统对贷款全过程实行风险预警,确定风险度。建立贷款风险分散机制。根据风险分散的原理,实行贷款方式多样化,合理控制信用贷款的范围、数量,扩大贴现、抵押、担保贷款和其他风险相对较小的贷款种类。限制贷款的集中程度,控制同一主体贷款比重。

  4.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金融安全奠定基础。充分利用银行自身优势和各种服务功能,帮助贷款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支持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寻求同国内外优秀企业联合,提高兼并合作、债务重组、增资扩股等新路子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金融安全奠定基础。

  5.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信贷和风险管理人员匮乏,是商业银行的共性问题。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双过硬”的信贷和风险管理队伍,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舍得投入,多管齐下,尽快解决相关人才的严重匮乏问题。一是合理使用现有人才。对专业对口,岗位得当,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能量。二是充分挖掘“隐形”人才。有些人才是“潜在的”,“隐形的”,“锁在深闺人未知”。为此,要通过技术比武,发现人才,进而大胆使用人才。三是多措并举培养人才。采取以老带新、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措施,有的放矢地培养急需人才。四是创造条件吸引人才。这是一条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的“短平快”途径。要以较优厚的待遇,定向引进急需人才,填补工作“缺口”,充实薄弱环节。


上一篇:天津律师:民间借贷的特点 下一篇: